iPhone 12及iPhone 12 Pro上手试玩 平整外型比想象中更好

iPhone 12及iPhone 12 Pro已经正式上市了,用户们也要正式进入5G iPhone的时代。虽然在iPhone 12在功能上相当强调,但大家第一时间有感的,应该是变薄的包装盒、看起来方一点的iPhone,以及变轻的手感。这里就带大家先浏览一下iPhone 12以及iPhone 12 Pro的开箱及外观。

包装:是环保,还是要你多花钱?


虽然已经知道盒子会变薄,但一拿到两台iPhone 12时,才发现跟之前的盒装厚度差这么多。所以这次的盒装里,真的只有手机、说明书、卡针跟线和苹果贴纸。内附的一米USB-C to Lightning线,但并不是传闻阶段说的编织线,就跟以往一样的材质。



关于轻减包装,发布后主要有两种论点,一是很支持,因为自己已经有用不少20W以上的充USB-C电器了,完全不会用到包装里的充电器,支持环保。另一种就是使用的设备都还不是USB-C的,因此都还是USB-A充电器,有可能要为了这一条新的线,去买新充电头,也不见得环保,还要多花钱....

依照科技编辑的立场,未来只会有越来越多设备采用USB-C充电,迟早有一天得汰换掉旧充电器,去迎接这个统一的规格,跟更快速充电的体验,而且轻减包装也有环保的附加价值,所以个人基本上是支持这项改变的。

而且两支iPhone 12都还是Lightning头,完全还是可以沿用你原来的充电器。附带一提,现在去官网购买iPhone 11、XR、SE2,以及Apple Watch们,也都改成环保型包装了,iPad们则暂时还没跟进(iPad Air跟iPad Pro都是附快充头)。

Android阵营或其他品牌会不会也跟进呢?我个人是觉得因为很多Android会支持自家更高功率快充当作卖点,也都会直接附快充充电器,如果拿掉,感觉会被骂。而且我觉得买快充充电器、移动电源时,若也能接受旧换新折一点点价,是不是也是一种环保...你的看法呢?

外观: 不只平侧边 屏幕也一平到底


好像好多人很喜欢直角侧边的,这次的回归不知道算不算亮点? 先从正面看吧。对比iPhone 11,iPhone 12是屏幕大小不变,但机身变小。12 Pro则是屏幕变大,但机身尺寸差不多。不管哪一种,都代表手感或重量有更改善。尤其iPhone 12重量减到162g,刚一拿起时真的是感觉轻了。



直侧边的握感比较贴,不过当手指靠在侧边时,就会好希望它也有侧边指纹辨识啊...尤其这种一直戴着口罩的时候...

屏幕边框有变窄吗?实际量只小了1mm之类的,但可能因为侧边是平的,屏幕边框视觉上看起来细细的。

另外正面玻璃也跟侧边切平,没有2.5D这种弧度,贴膜业者表示开心。

在发布前的传闻阶段时,有一点是提到前浏海可能会变小,不过对比看来是没有。

另外这次有提到四款iPhone 12正面都采用了「超瓷晶盾面板」,是苹果和康宁合作研发的独家材质,在玻璃里结合陶瓷晶体,标榜硬度比其他手机都要高,带来的好处就是更耐摔,iPhone 12掉下去比以往有四倍的机率可以保持完好。

另外也导入所谓的双离子交换制程,以防止日常磨损,不过没有标示硬度数字,以及防刮擦的能力。

我的iPhone 11其实有一片刮伤区域,在网络上也有看到一些人跟我有一样的伤痕,怀疑是两部iPhone迭放时,被iPhone相机上的蓝宝石玻璃刮伤。虽然更坚固但耐不耐蓝宝石玻璃的硬度...我....不想用这新手机试抗摔抗刮。

但我相信全世界会有很人多买几部来测试,到时候也欢迎大家来版上分享讨论了。

背面的玻璃也有双离子交换制程,保持日常抗刮。

手上的两台都是今年主打的蓝色,iPhone 12的蓝比较接近牛仔裤的深靛蓝色,Pro款可能是要彰显它高端的气质,是很深沈的蓝。

iPhone 12表面是亮面玻璃,可是镜头底下做雾面,配铝金属侧边。

iPhone 12 Pro背面则是雾面玻璃,镜头底下是亮面,配不锈钢侧边,有这样微妙的不同。



一样是nano-SIM卡+eSIM的双卡,若有双卡需要,可以把另一个门号办申请办在eSIM上。

支持HDR的屏幕可以干嘛?


我个人觉得这次四款屏幕规格都一样这点很棒,如此支持度跟看画面都可以得到一样的体验。

首先都是OLED,开启深色模式时对比就很漂亮的,iPhone X以后的用户或许很熟悉,但要从iPhone 8换过来的应该看得出不同。

分辨率也有变高一些些,顺带一提,iOS14上可以把相册里的照片/视频,双指拉大到任意倍数浏览了。(以往拉大会弹回去,iOS14不会了)

四款也都是Retina XDR屏幕,支持HDR显示(Dolby Vision、HDR10、HLG),除了iPhone 12们支持拍摄Dolby Vision视频可以直接看外,你也可以在Apple TV、iTunes Store电影、YouTube、Netflix找到HDR的视频。以往要支持的电视,或很高端的手机才能看HDR视频,现在连四款iPhone 12,连iPhone 12 mini也可以了。

底下跟听筒部位都有喇叭,让iPhone 12及12 Pro都有双喇叭+Dolby Atmos音效可以搭配视频、游戏。


相机强调在夜拍升级 还有拍HDR视频


发布后大家应该都知道iPhone 12是广角+超广角双相机,然后iPhone 12 Pro是广角+超广角+长焦三镜头,并加了一个LiDAR光学扫描仪。

组成、镜头焦段这些,与iPhone 11系列是一样的,但广角主镜头的光圈更大(变f1.6),为夜拍带来更多进光量,以及变成7镜片镜头,对解析力应该也有一些帮助。另外就是12 Pro有LiDAR,可以用在AR程序,以及加快六倍的夜间拍摄对焦速度。

加快了拍摄对焦速度,跟测量距离的准确度,为12 Pro带来夜间模式+人像模式这个iPhone 12没有搭载的功能。(还有12 Pro今年稍晚会提供ProRAW功能,也是i12没有的)但是说,去年iPhone 11全系列都没有LiDAR,还是可以在晚上拍景深人像啊,所以我想重点在比方颜色还原度、亮度、侦测边缘、虚化美感...等差别有多少。
.
此刻我们还来不及试拍[趴哭],但一定会尽快去完成,这里先看官方照,这是12 Pro+LiDAR在较低光的地方拍摄的人像模式照片,前方栏杆有抓到之外,下身毛衣跟后方背景的虚化程度也有不同,毛衣跟脸上雀斑也还很清晰的。

(图片来源:苹果)

除了夜拍应该会提升,因为A14芯片及ISP的升级,两部iPhone 12的成像计算上,也有Smart HDR 3、Deep Fusion等进阶版算法,以及光学防抖提升到每秒可进行5000次调整。

Smart HDR 3会以包围曝光的方式拍摄很多张不同亮度的画面,然后合成一张低噪声,且亮暗部都看得清楚细节照片。并且在计算时,也会导入机器学习技术,辨识场景,然后给予不同的加强,比方天空要去杂点保持干净,但要地面的纹路要突显出来,个别要给不同的优化。

还没试拍,就先以官方试拍来看,这是iPhone 12超广角镜头拍的,一个背光场景,脸部、天空、袖子皱折这些明暗部各自都很清楚外,色彩也没有黯淡好像很厉害的。

(图片来源:苹果)

Deep Fusion则是在HDR照片上更进一步,主要是在帮助低光照。它会去分析画面,找出对比、色彩漂亮的像素,融合在影像里,来突出低光照片的细节,这是iPhone 12 Pro主镜头拍的,它也是张低光照,快门只有1/15s,ISO到1600,可见现场很暗,人物仍看得出一些发丝,还有肤质的细节。

(图片来源:苹果)

这张则是iPhone 12前镜头自拍照,快门1/4s,ISO1000,看来也是低光的地方,后面还有高亮霓虹灯,一来动态范围有拍好,二来肤质跟衣服织布的纹理都很清楚的,看多了美颜自拍这么真实是有点小冲击XD

(图片来源:苹果)

这些表现都很仰赖计算写得好不好,以及A14、ISP的处理能力。所以之后我们要来检验一下低光时,一些细节纹理,动态范围,了解一下这一代的计算效果和之前有多大不同? (等会就去拍了啦...泪)以及我也想看看没有长焦镜头的iPhone 12,数字变焦照片有没有因此比较好一点?

录像上,两部iPhone 12都新增可拍Dolby Vision的HDR视频,以及夜间缩时,连前相机都可以拍Dolby Vision,以及4K带防震效果的视频。效果看起来专不专业也是之后试拍时可以看看的。

但有一点点试拍

在短暂的几个小时内,我进行了一个场景的简单试拍,很初步的看一下iPhone 12 Pro及12个镜头表现,阴天什么光都是平的...orz,但有带到天空,可能可以看一下动态范围表现,以及超广角画质有没有进步。

▼iPhone 12 Pro





iPhone 12,虽没有长焦镜,最后一张还是拍了2x看看。





以及在只有一小门缝透光的微光房间里,试拍超低光的夜间模式。iPhone 12 Pro主镜头,初步觉得12 Pro的低光亮度有很明显的提升。

iPhone 12主镜头。

LiDAR还可以用在AR上


LiDAR还因为它可以准确量测出空间深度,所以可以搭配AR程序,让抓距离更准或更快,如此要在空间或人物身上放虚拟对象时,也可以放得更准确,或是前后关系、大小比例比较对。

比方SnapChat的相机,可以在空间或人物上面套用AR对象,发布会上也有秀出「Videolaep」这个视频剪辑程序,可以辨识拍摄时人物在前在后的片段,在编辑视频时辨识出前后图层,把一人表演变成多人同场演出的画面。以及一些预览室内装潢、摆放家具的AR程序,也都是应用范围。

VideoLepa那个效果看起来很神奇的...搭配LiDAR拍摄时有哪里比较方便,希望有时间可以拍来玩玩看...

MagSafe配件


今年苹果也把MagSafe放到iPhone 12上,在背面充电线圈外围,做了磁石数组,因此可以和也有这样磁石在内的MagSafe配件,相吸在一起。同时还有石墨层、E-Shield…等组件。

原厂第一波推出了MagSafe无线充电盘,靠近就可以喀搭,吸上去对位充电,提高充电效能。原厂这个MagSafe充电盘可以为iPhone 12提供15W的无线快充,若搭配一般Qi无线充电板,则还是7.5W的充电速度。

发布会上还有一个双设备的MagSafe充电盘,可以折迭看起来比较不占空间...期待上市。还有里面带一环磁石的背盖,先推出硅胶的,稍后也会有皮革保护套,让iPhone 12套上背盖后,也能有较强吸力,再吸住原厂出的MagSafe,或是Belkin的磁吸车载支架...等第三方配件。我觉得这个以后一定会有一些创意配件出现,你还想把什么吸到iPhone背面?

在这MagSafe组件里包含灵敏的磁力仪,以及NFC线圈,这样iPhone 12在装上MagSafe配件时,可以实时识别,比方把MagSafe保护壳装上去时,屏幕上会有对应颜色的圈圈出现。

一般不是MagSafe的保护壳,还可以使用MagSafe充电盘吗?因为这充电盘兼容Qi,所以可以充电没问题,但只会以7.5W功率来充电。

那装一般壳还透过手机的磁石数组,吸住MagSafe卡夹之类的东西吗?因为目前没有MagSafe可以试,就先用金属铁盒玩玩看,套上一般厚度的壳之后,吸力会比裸机再减弱,吸不太牢了,如果是表面不平,有高有低的一般壳(比方有些军规防摔壳的设计),更没有吸力了。

如果要让iPhone 12吸附上什么东西,还是要搭配MagSafe保护套,吸力最好,对位也最准。

顺应5G的新功能


可能还很多人没有5G门号,反正也向下兼容4G,就先买起来放也没关系XD,而且iPhone 12是目前支持最多5G频段的手机。不过还是来看一下5G一点点测试,但要说明的是,每个地方或角度的5G强度速度都不尽相同,这里的测试也仅代表此时此地的结果而已。

我个人是很好奇天线怎么配置的,不过这可能要看iFix的拆机结果了,在移动服务设置里,则是新增了智能数据模式,在这里可以选择,当iPhone在执行背景工作时,就会切换用4G联机(如果有Wi-Fi看起来则以Wi-Fi优先),若点开屏幕使用,则会切换到5G,在背景工作时帮手机省电。当然在设置里,也有永远使用5G的选项。

另外也有配合5G的节省数据的模式,如果你是定额上网量的方案,可以选择标准,用行动网络看视频或FaceTime时,使用较少的流量。如果你是5G吃到饱方案,则可以选择允许更多数据,在有5G的时候,就可以传输高画质视频,有使用电信业者提供的高画质演唱会,或是云端游戏,可能要选这个选项。

看到iPhone 12的新外观,可能因为新鲜感,觉得是好看的,屏幕是整个平面,侧边也是平的,加上厚度薄,是工整的设计,喜欢利落感的应该会有好感。
太平洋蓝亲眼看比照片更蓝,亲眼看觉得更加分,但iPhone 12的蓝我个人觉得眼睛看反而较平一点,转而投绿色一票,但颜色见仁见智啦。

这次iPhone 12跟12 Pro的几个重点是不是卖点,得看你和哪一代比。和iPhoen 11相较,比较明显的,尺寸重量、屏幕大小有优势;性能因为A14及神经网络引擎的升级,对电量控制一定也会有提升;夜拍照规格看来应该也会有进步,以及专业的录像功能,若想用在创作上应该会更好用。还有,有朝一日你可以马上使用5G。

但是和iPhone 11之前的相比,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更方便的更新。

而在比较过各款iPhone 12后,我发现若以「需求」分隔,产品规划与MacBook及iPad似乎有些呼应:
iPhone 12 mini—iPad mini—MacBook
iPhone 12–iPad—MacBook Air
iPhone 12 Pro—iPad Air—13吋规格较低的MacBook Pro
iPhone 12 Pro Max—iPad Pro—15吋高端的MacBook Pro

可以感觉到最高端的产品,越来越朝向生产力、专业可用迈进,我没有得到官方说法,但我猜测这也是苹果把Pro Max相机规格和Pro区分开来的原因(另一个原因我猜也是屏幕更大空间更大可以放更大的感光组件啦)。

而且看来不管你的需求轻重,都有一款iPhone 12可以选。
发表评论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