稍早前看了 iPhone 12 Pro 以及 12 系列的测试,本次也该轮到 iPhone 12 Pro Max 以及 iPhone 12 mini 了。这两款机型在本次 iPhone 12 系列中应该是特别受到「关注」的,首先是好久不见的小尺寸手机 iPhone 12 mini,一手掌握的特性总是会受到像小编一样手小的人关爱;而 iPhone 12 Pro Max 这次不仅是系列屏幕最大,相机也巧妙与 12 Pro 做出差异性,有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比较了。
本篇除了基本的 iPhone 12 Pro Max / 12 mini 开箱与外观介绍之余,也会针对三款机型的拍摄(Mini 严格来说跟 12 系列是一样的,就容小编偷个懒)做个比较;当然旗舰却有差异的 12 Pro Max / 12 Pro 的比较也是重点。
后续也会针对 Pro Max 以及 mini 的耗电情况、性能做介绍。如果是从拍摄、外观中思考,要从 iPhone 12 四款机型中选出一台,希望本篇能当作一个参考。
先前 nanako 已经针对 iPhone 12 / 12 Pro 做了些介绍与规格分析。本篇除了需要介绍到的功能,其余的就不会特别阐述,强烈建议可以先参考下面的文章:
▌外型
iPhone 12 本次用了更为环保的轻便包装,最为显著的就是少了充电器,因此包装盒厚度也明显轻薄。只是 12 Pro Max 跟 mini 相比之下这个大小也太明显。
盒装的内容物为说明指南、卡针、苹果 Logo 贴纸,以及 USB-C to Lightning 的数据线。少了充电器是考虑环保,某部分原因也在于目前要找到充电器实在太容易,只是各家规格不太一样,如果是用 Android 专属的快充规格,可能在转移上就会有困难。但想想毕竟是为了后代的未来,环保一下也是不错吧.....
iPhone 12 Pro Max 与 12 mini 在屏幕上与先前开箱的 12 Pro / 12 基本上都是一样,差异仅在于尺寸与比例上的分辨率差异。12 Pro Max 配置 6.7 寸 Retina XDR 屏幕(2,778 x 1,284),12 mini 则是易于单手操作的 5.4 寸(2,340 x 1,080);中央的 12 Pro 与 12 相同,皆是 6.1 寸(2,532 x 1,170)。
屏幕保护玻璃是跟康宁携手研发的「超瓷晶盾面板」,在玻璃中结合陶瓷晶体,号称有着更佳的耐摔与抗刮机能;但这不代表就不会有刮痕.....小编用了 12 Pro 约一周、Pro Max 刚拿到使用上多少会有些不明显的小刮痕,完美主义者建议还是贴个代替受伤的保护膜吧。
这次拿到的 iPhone 12 Pro Max 为太平洋蓝,跟先前的 12 Pro 设计一样,就是大多了,以雾面玻璃加上亮面的相机区域。虽然还是会有灰尘跟指纹沾染;但雾面看起来就是比较不脏一些。
iPhone 12 mini 则是黑色,且 iPhone 12 / 12 mini 机背就是采亮面玻璃,镜头反而是雾面。相对之下就沾到指纹油污就比较明显;但都会装保护壳的话,其实根本没什么差别。
同样拿 iPhone 12 Pro Max / 12 Pro(跟 12 几乎一样只差镜头) / 12 mini 做个对比,就可以知道全系列的个头差异了。
即使 12 Pro Max 被放在最下面,看起来就是够份量!但份量够不代表很重,真心不骗。
不知道为什么浮现这张图.....没有不敬的意思
iPhone 12 系列的边框都回归 iPhone 4 经典设计直角侧边框,跟屏幕也不会有什么弧度,贴保护贴的难度相对起来就简单不少了~Pro 系列是采镜面不锈钢、一般与 mini 则是雾面铝金属。如果是白色或是金色的话,边框沾到指纹其实很明显的,如果是用透明保护壳安装时就要特别注意。
边框 边框 边框
官方针对 12 Pro Max / 12 Pro / 12 mini 的重量数据为 226 / 187 / 133g,实际拿了电子秤测量空机,分别是 223 / 186 / 132g,跟 iPhone 11 系列相比皆有变轻,且屏幕也变大了。下面将会针对 Pro Max 做个比较,Pro 系列先前做过就不再拍一次了~
12 Pro Max 12 Pro 12 mini
iPhone 12 Pro Max 跟 12 mini 直接请 Sofia 同时拿着就可以知道差异了。说真的以市场趋势来看小尺寸的手机市场真的偏少,这次重出江湖真的是让手小、不想手机像砖块一样放在裤子里凸一大块等种种理由的朋友心动啊!(像是小编)
接下来不免其俗,就是 iPhone 11 /12 Pro Max 的比较了。首先因 12 屏幕尺寸较大(6.7 / 6.5),体积上就会显得修长一些。12 Pro Max 尺寸为 W78.1 x H160.8 x D 7.4mm;11 Pro Max 则是 W77.8 x H158 x D 8.1mm。虽说变高与宽一些,但厚度缩减了。
屏幕的差距不仅在尺寸,虽然说官方账面数据双机的亮度都是标准 800nits / HDR 1,200 nits 亮度;但屏幕亮度都是最大的状况下,12 Pro Max 看起来的确是比较亮。
亮度差异 亮度差异
iPhone 11 以及更早的部分机型先前也更新 Youtube 的 HDR 显示功能,这边自然是要来比较一下,还是 12 Pro Max(图左)亮度是比较高的。
到了大家期待的相机规格。12 Pro Max 这次跟同是旗舰的 12 Pro 广角、望远镜头规格不一样,超广角倒是一样。而 12 mini 则是跟 iPhone 12 是相同的广角 + 超广角配置。
用打的比较复杂,这边用先前 nanako 做的一张图就可以大致展现 iPhone 12 系列的相机规格了。上面没写的共同特色有主相机光圈变大、7 枚镜片、Dolby Vision HDR 视频拍摄、检视、剪辑,以及 Deep Fusion 全镜头强化等。有没有 Pro 主要的差异是在望远镜头、LiDAR 带来的夜景人像模式、对焦速度强化(AR 扫描),以及预计2020年底更新的 Apple ProRAW;Pro 双机之间的差异,则是在广角与望远镜头的规格了。
iPhone 12 Pro / 12 Pro Max 最大的差异就是在标准镜头的规格,这边先不讲。先讲比较简单的望远镜头,12 Pro 为 12MP f/2.0 2x 光学等效 52mm 镜头,支持 OIS 光学防手抖与 10x 数字变焦;12 Pro Max 则是 12MP f/2.2 2.5x 光学等效 65mm 镜头,OIS 光学防手抖与 10x 数字变焦。
标准镜头部分,12 Pro 与 iPhone 12 / 12 mini 是相同配置的 12MP f/1.6 26mm 等效镜头,并支持镜头光学防抖;12 Pro Max 则是同样规格,单位画素面积从 1.4um 提升至 1.7um,但同样是 12MP 的总画素,官方的信息为感光组件的尺寸大了 47%,然而目前还是不知道 12 Pro Max 的广角镜头感光组件尺寸到底多大。
一般相机界有个说法「底大一级压死人」,简单来说在基本条件下,感光组件面积越大、进光量也越多,因此画质的纯净度会更佳,同时在相同焦段下也会有更佳的浅景深,原理小编就不多说(请转相机版),这也表示 iPhone 12 Pro Max 理论上来说,同样构图下比起 iPhone 12 三兄弟会有相对优秀的景深效果、画质纯净度与进光量;但在智能手机下可能又有个大变因。就是所谓的算法了,但没关系后续实拍我们就可以直接分个高下。
这边有个简单例子,在夜间环境下拍摄时自动触发的夜景模式。iPhone 12 Pro Max 的「自动」模式秒数会比 12 Pro、甚至其他机型都来得短。实际拍摄后照片亮度是相同的,以最「直观」的推论可能是 12 Pro Max 的感光组件大、进光量较多而让曝光时间变短,但以相机来说这件事其实是不太可能发生的;不然我买底越大的就成功啦~影响的其实是高感亮度下的影像纯净度。而 iPhone 12 Pro Max 为何会有这种影响?官方没有解释,可能殊途同归,就是「算法」吧。
重点是在 Pro Max 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完成夜景拍摄,这也代表手持晃动的因素就下降了。再者 12 Pro Max 还有一个改变,就是目前可说是首款采用「感光组件位移式」防震规格的手机了。(12 Pro 是一般镜头防手抖)
感光组件位移式这个名词听起来可能会听不明白,但如果是有接触摄影的朋友,小编换个说法「机身防手抖」,相信大家就会有原来喔~的感觉。下图是 Sony A7 II 的机身五轴防手抖示意,主要是一般的 X、Y 轴、Pitch、Yaw、Roll,白话一点依序是水平移动、上下移动、横向摇动、纵向摇动以及翻滚补偿。而 iPhone 12 Pro Max 没有到五轴那么生猛,而是 X、Y 轴的补偿。
或许大家会想说,啊之前 vivo X50 Pro 的「微云台」不算感光组件位移吗?严格来说不是,原因是因为微云台是将感光组件、镜头模块一起置入在类似稳定器云台的滚珠架中,完成三轴的补偿机制。有机会的话再来让两机做个比较(?)
如同前言所说的,这次体验与报导解禁时间仅有两天。加上天气实在太不稳定,这次先主要以室内的各式人像为主。后续有机会再来安排其余集评以及相关测试事宜;本篇将会以 iPhone 12 Pro Max / 12 Pro / 12 mini 做为比较,刚好规格上与 iPhone 12 重迭,以及时间关系,就先不以 11 Pro Max 做为比较范本,以同时间推出的机型做比较,或许对选择障碍的同学能有点帮助吧?
首先第一组是室内光源相对充足的地方,这边光线是从 Sofia 正面的落地窗洒落。三台机器全部的镜头在曝光、色温表现几乎一致,而色调风格也是 iPhone 一直以来的忠实还原,稍稍偏暖的呈现方式。
三台机器在超广角镜头配置完全相同,放大检视画质也几乎是一样的;由于室内毕竟不是完全的阳光,在后方以及没有落地窗光线洒落的地方画质就是会有相对衰弱的。有差异的广角镜头部分,说真的三台机器表现几乎是相同的,但放大椅子左方扶手处仔细看,12 Pro 反而相对清晰的,Pro Max 跟 mini 可能是小编手残.....望远镜头这边先不看 mini,双机放大到同样视角基本上画质也是不分伯仲。
ProMax广 Pro广 mini广 ProMax Pro ProMax望远 Pro望远
这组读光源是来自天花板的聚光灯,因此主体阴影也相对明显。超广角镜头 mini 的构图有点歪掉还请见谅;但三台机器画质、色调表现也是几乎相同的;广角镜头看起来也几乎是表现一样,望远的话 12 Pro Max 在发丝稍微锐利一些;但真的要放大并仔细看才会觉得有些许不同,缩图或是一般在手机检视看起来真的差异不大。
ProMax广
在室内的植栽,广角镜头在画质的表现上就有那么点不一样。放大看玻璃罐的标签,12 mini 相对 12 Pro / Pro Max 双机模糊一点;右上的毛玻璃则是 12 Pro Max 最为清晰;当然这也是要放大到一定程度仔细看才能看出的小细节。
ProMax
拍到一半的时候运气好刚好遇到太阳避开一点乌云,出现有点烧的状况。这边 12 Pro Max / 12 Pro 是以望远镜头拍摄,mini 则是以数字变焦。可以看到 mini 整体亮度最高,云朵与夕阳的细节缩图上也有维持住;但放大看就不行啦~12 Pro Max 与 12 Pro 在建筑的亮度、色温上也不太一样。Pro Max 比较暗色温也偏冷些;但放大看右上方云朵、以及建筑的磁砖,皆是 12 Pro Max 获胜。
ProMax望远 Pro望远 mini(数字变焦)
这组是以广角镜头在户外光线足够的状态拍摄,颜色与氛围表现三台机器是同样风格的。这边 12 Pro 似乎有点跑焦,主体的锐利度跟 12 Pro Max / 12 mini 相比就有差别。
ProMax Pro mini
人像模式部分,这组是以 1x 的焦段拍摄,12 Pro Max 取景上稍微广了一些,加上动作与取景的关系,12 Pro Max 脸孔主体的对比就因为斜射光显得低一些。画质上一样三台机器还是维持几乎相同的水平。景深的侦测成功率上,这里可以看到左、右手空隙皆有侦测到;发丝边缘以及左侧的衣服放大仔细看会有点毛边,但以缩图整体效果来看是颇为成功。
ProMax Pro mini
下一组则是室内搭配望远镜头,Sofia 右方有盏灯斜射的情境;12 Pro Max 与 12 Pro 没有特别调整同一视角,mini 则是以 1x 搭配类似视角的方式拍摄。这里可以看到 12 mini 的画质相对锐利;但边缘虚化的过渡就做的没有 12 Pro / Pro Max 自然。
因望远焦段的压缩感影响,也会让主体的脸庞看起来有变化,12 mini 就相对大一点。另外,虽然是算法的景深效果,但 12 Pro Max 后方的点状散景也因为焦段更远,散景与整体压缩感也更为显著。
ProMax Pro mini(标准焦段)
这组可以看出本次 iPhone 12 Pro / Pro Max 人像模式的强大之处,首先是暗处的地方会支持夜景模式之余。这张对于景深模拟为主的手机来说,右侧根本就是难关连连!首先是手臂的大空隙,再加上手指的小空隙,如果是入门手机应该会出现中央清楚的超能现象大笑;但这组 iPhone 12 Pro Max 跟 12 Pro 都成功侦测并模糊,差别只是在焦段不同所造成的构图与压缩感,看到这组让小编跟现场相机版的同仁都吓到了真心不骗
ProMax 2.5x人像 Pro 2x人像
◆夜拍
夜拍第一组则是找了暗处柜子上的植栽。一般模式下 12 Pro Max 测光似乎会比较暗一些;夜景模式三台机器则是都维持一样的亮度(要注意这边 12 Pro Max 的曝光时间比另外两台短)。画质上三台机器基本上放大检视差异同样不大,不过有个日拍时看不到的差异。从枯叶、左上墙角处能看到 12 Pro 噪声抑制明显较好。
ProMax Pro mini ProMax夜景 Pro夜景 mini夜景
这组广角夜景人像场景跟上组植栽基本上完全相同,只是取景比较广(植栽就在左边的柜子)。整体亮度基本上也不算太暗,自动曝光时间大概都是 1 秒,放大检视画质可以发现 12 Pro Max 主体从发丝、脸孔之锐利度是比 12 Pro / 12 mini 好的。噪声表现从左上最子深处与右下桌子与下方树叶,同样是 12 Pro Max 明显占优。
ProMax夜景 Pro夜景 mini夜景
传统的夜景部分,三台机器超广角跟 Pro 独有的望远镜头,一般与夜景模式表现大抵相似,真的没有什么明显差别。让人在意的广角镜头部分,一般模式 12 Pro 取景让旁边的灯进入,所以右侧光感会比较不同,这边我们就看左侧跟其他没被影响到的地方;同样在暗部的噪声抑制、甚至部分细节都是 12 Pro Max 较为锐利,但这样的差距还是基于「放大并详细检视」得来的。
包含先前所介绍的文章,大致上把 iPhone 12 系列都做介绍了。那么问题在于,除了显而易见的设计与规格差异如 MagSage 15W 磁吸充电(注意 mini 仅有 12W)、直角侧边框与屏幕大小,这四款的差异会在哪边呢?简单来说可以从 12 / 12 mini、12 Pro / 12 Pro Max 两组的相机表现区分。
首先先来说最为旗舰的 12 Pro Max。以专业角度来说,12 Pro Max 带来的相机规格是本次差异性最大的,尤其是得于广角镜头更大的感光组件,以及位移式的防震机能,对于专业视频工作者真的就毫无悬念,非 12 Pro Max 不可了。当然一般生活需求如大屏幕、追剧,基本上不管相机选 Pro Max 就对了(超混);或者是一出 3C 新品就要攻顶的人,买 12 Pro Max 就没错了。
至于 iPhone 12 / 12 mini,则是端看屏幕尺寸需求做选择;尤其是 12 mini 真的是特化型的机型,不喜欢单手握持或是嫌手机很大台不好收纳的人就是会中。iPhone 12 Pro 与 12 反而在本次的定位上会比较复杂一些.....
首先以往 Pro 系列的屏幕尺寸,相较一般版会再缩一些,早期也多半能一解喜欢小尺寸的消费者之渴。但这次 12 Pro / 12 屏幕变成一样,差距就在于望远镜头、LiDAR 所带来的差异,对消费者来说可能是视频帧率、低光对焦以及人像夜景模式;但这三个规格对日常使用来说,可能就夜景模式差异大一些。
那么问题来了,以一般消费者的角度思考。最显著的是为了一颗望远镜头,我需要多花 2200 元买吗?就相机的角度来说 2200 换望远镜头当然超级划算;但 2x 的光学变焦对手机社交 APP 等日常轻量需求,好像也没有特别重要.....因此这次反而让 12 Pro 的定位稍稍尴尬一些。官方对于这次 12 Pro 规格比较差一些的原因,表示因为体积变大,让 12 Pro Max 也有了提升的空间,所以大尺寸除了屏幕同步提升,还是有好处的(?)
如果真的要细分 iPhone 12 与 12 Pro 的需求,其实还是相对简单。很在意拍照,又不想大尺寸就 12 Pro,轻量化的需求就选 iPhone 12;只是就以往喜欢小尺寸又要旗舰性能和拍摄能力的朋友来说,这次 iPhone 12 Pro 屏幕变大就有点尴尬了。
就这次的摄影比较文章上,规格最顶的 12 Pro Max,在画质上的差距倒没有压倒性的差异,主要的差别在于更优秀的防手抖(尤其是录像)、广角镜头能带来更纯净的画质等。在日常的摄影需求上,12 mini / 12 广角跟主相机基本上完全能与 Pro 系列一比,但有人像景深,特别在意望远镜头营造的压缩感,对录像特性上需求没那么大,那么 12 Pro 可能相对适合。
一言以敝之,以日常生活思考,想有视野绝佳的大屏幕体验以及最高的拍摄能力,选 12 Pro Max、对平面摄影有基础要求、动态没有要往真实拍片的话 12 Pro 适合;日常生活够用,偶尔拍拍照但觉得数字变焦没什么差的话就 12 系列。喜欢单手操作、运动跑步或日常携带不要有负担,就非 12 mini 莫属了。